首页 > 新闻中心 > 2024斯诺克全部赛程表最新

老工业基地加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时间: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a in /www/wwwroot/gdqunde.com/cache/template/ebcc/43f8/e2f0eaae041a45a8ca8e.html on line 117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null in /www/wwwroot/gdqunde.com/cache/template/ebcc/43f8/e2f0eaae041a45a8ca8e.html on line 117
2025-05-10      作者: 2024斯诺克全部赛程表最新

  

老工业基地加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为中国工业贡献了1000多个全国第一,诞生了鞍钢、沈鼓、沈飞等一批大国重器领军企业,为维护国家产业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征程上,辽宁传统产业如何振兴发展?

  近年来,辽宁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10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经济总量站上3万亿元台阶。今年一季度,辽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23.6%、21.6%。

  盾构机主轴承国产化,难度在哪?“千难万难,最难的还是材料研发。”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隧道掘进装备分厂副厂长陆霞给出答案,盾构机主轴承不能自主制造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

  为此,辽宁省沈阳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北方重工联合产业链上下游40多家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开展联合攻关。

  “我们将攻关方向瞄准稀土轴承钢研究,从源头解决主轴承的材料问题。”与北方重工协同攻关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殿中介绍,经过控制氧含量,成功研制出的稀土轴承钢拉压疲劳寿命提高40多倍,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提升40%。

  随着盾构机自主可控制造“最后一公里”的成功打通,北方重工目前已全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土压平衡盾构机、泥水平衡盾构机、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煤矿巷道掘进机等一系列隧道工程装备的设计研发和制造技术。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辽宁将锚定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目标定位,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加快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加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辽宁省委书记郝鹏表示。近年来,辽宁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重点围绕高端数字控制机床、储能与氢能等方向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在高端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难题。

  如果说“从0到1”代表着科学技术创新的原始突破,那么成果转化进入市场就是“从1到无穷”的路径演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手机看视频时间久了有可能发烫,原因就在于半导体芯片的性能会随着温度发生改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团队瞄准这一“靶点”,持续攻坚研发出的温控芯片,从原材料配方到关键工艺技术,再到制造加工设施,全链条实现完全国产、自主可控。

  “在政策支持下,我们的科研成果以专利等非货币性资产作价入股的方式实现落地转化,成立了辽宁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产品已进入40余家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实现批量供货。”孙东明介绍。

  孙东明团队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是辽宁这片创新创业沃土里的一棵新苗。辽宁科教资源丰富,拥有61名两院院士和上百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如何把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振兴发展胜势?

  “我们要逐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进‘车间’、融入‘产业链’,能够走向‘市场’。”辽宁省副省长高涛表示,辽宁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动建设36家中试基地,构建覆盖全省的中试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站”。2023年,辽宁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08.3亿元,同比增长30.8%。

  在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精密轴承生产线上,一套套高速线材轧机轴承、轨道交通轴承等高端产品正在快速出产。“去年底,在国内一座特大型城市地铁增购车项目中,我们成功拿下该项目配套轴承的全部订单,今年开始批量供货,实现了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轴承的批量装车。”瓦轴集团董事长刘军介绍。

  去年以来,瓦轴集团全力以赴调整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聚焦高端优势产品,不断强链固链延链。“‘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投资25亿元进行高端技术升级改造,目前已启动特种轴承精密技术、高端装备轴承技术和高端轴承零部件制造等项目,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轴承产业集团。”刘军表示。

  辽宁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特别是装备制造、石油化学工业、冶金等产业,在国家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恰恰相反,厚重的工业“家底”、丰富的应用场景,正是辽宁发展的潜力和机遇所在。

  “工业是辽宁经济的命脉,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辽宁省省长李乐成表示,近年来,辽宁加快产业体系调整步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去年以来,沈鼓集团全国首台150万吨/年乙烯“三机”、大船集团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中车首台零排放混合动力调车机车、中航发“太行110”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大国重器”在辽宁问世。

  2023年,辽宁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营收占全部装备制造业比重、精细化工产业营收占化学工业比重、冶金新材料营收占冶金行业比重、现代优质特色消费品营收占消费品工业比重,较2022年分别提高了2个、2.1个、2个和1.5个百分点。

  走进鞍钢集团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三分厂炼钢作业区,火红的铁水注入铁水罐,整一个完整的过程无人参与。“得益于5G智慧炼钢系统,全过程动态自动控制的‘一键炼钢’成为现实,一次拉碳出钢率从86%提高至96%。”鞍钢集团董事长谭成旭介绍,“依托数字化转型,我们加紧塑造集约化发展新优势,今年还将建成两座智慧工厂,完成14条生产线智能改造。”

  深入实施“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战略,辽宁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337个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培育53家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沈阳、大连入选国家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作为重工业基地,辽宁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都比较大,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任务繁重。”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健介绍,“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推动产业体系更‘轻’、经济形态更‘绿’、发展质量更‘优’。”

  在源头上控碳降碳,辽宁集约高效用好风、光等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强省,目前清洁能源装机已经占到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9.5%,年内将超过50%;在存量上减碳降碳,辽宁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石化、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去年全省累计完成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项目537个。

  时而是快速旋转的红色手绢,时而是轻盈舞动的晶莹雪花……在今年央视春晚沈阳分会场上,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8台重载工业机器人惊艳亮相,在光影交错中,它们以精准的动作控制、流畅的舞蹈编排,成功演绎了一场工业与艺术的跨界对话。

  “它们能熟练驾驭点焊、装配、搬运、涂胶等工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已批量应用在国内汽车品牌整车厂的焊装线上。”新松公司总裁张进介绍,“目前我们已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类产品,累计完成国家重要科技攻关800余项,拥有专利1300余项。”

  目前,以新松公司为龙头,沈阳机器人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已超过500家,初步覆盖产业全链条。2022年,沈阳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集群名单,成为引领带动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国家队”。

  “根据规划,到2025年,沈阳全市机器人整机年产量将达1.5万台套,规模以上机器人公司数突破50家。”沈阳市工信局装备处处长穆娜说。

  辽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产业基础,着力做强做大航空装备、船舶与海工装备等12个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10个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2023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新能源汽车、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量分别增长29.2%、146.1%。

  走进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基地,一排排白色集装箱鳞次栉比。“将两组集装箱叠放在一起,一个装电池电堆,另一个装钒电解液,就组成了一套钒电池储能系统。”融科储能总经理王晓丽介绍,“一套储能系统可以储存3000度的电能,如果按每户家庭每月200度电能消耗算,该系统能够支持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15个月的用电量。”

  截至目前,融科储能面向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三大目标市场领域,累计投运钒电池储能系统超过720兆瓦时,主导和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50余项。

  以融科储能为代表,科技型企业正成为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新引擎。2023年辽宁全省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0341家,同比增长55.6%,总数达到33484家;新增雏鹰、瞪羚企业1029家,总数达到5337家;十月稻田、微控飞轮实现辽宁省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夯实人才根基。辽宁锚定人才强省建设目标,创新实施“兴辽英才计划”和“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奖励补贴、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政策,着力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化人才高地,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拴心留才。

  数据显示,2023年,辽宁人口净流入8.6万人,扭转了连续11年人口净流出的局面。与此同时,全省全职引进海内外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4387人,同比增长77%;引进高校毕业生40.1万人,同比增长20.8%。(郝迎灿)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该项目研究团队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等单位组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许春鹏、研究员王博和研究员张海春,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陈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余逸伦等合作,以古蝉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孙强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易冬: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

  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全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新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顶配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趋势。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怎么样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银线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上一篇:智茂宸CNC设备智能制作项目60台设备投入出产
下一篇:塔吊林立间见证襄阳拔节生长的力量!
服务热线:

025-57866111

Copyright ? 2017-2020 2024斯诺克全部赛程表图片_全部赛程表最新(www.gdqunde.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苏ICP备14046586号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