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范蓬京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第30个年头。从1994年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的基建处电梯维修班班长、基建动力党支部统战委员,范蓬京三十年如一日扎根电梯维修班,如今的他已成为北京市电梯行业的技术专家,多次受邀参加行业规范、标准制定和技术交流、安全检查等工作。
1994年,学习电梯维修专业的范蓬京一毕业就来到协和,带着对老本行的热爱、对北京协和医院的憧憬,一心扑在了他钟爱的电梯事业上。潜心钻研电梯维修相关专业相关知识、法律和法规、技术规范,从医院电梯管理规则、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到电梯技术更新改造与实施工程的方案、新建项目电梯技术标准,范蓬京充分的发挥专业特长,牵头制定了多项医院电梯相关规则与标准。
在医院耳濡目染的范蓬京,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移植到了电梯管理工作中,范蓬京带领电梯班全员在提升电梯服务效率上“大做文章”。严格监督检查维保单位工作,定期分析典型案例,稳步推进设备预防性维护……虽然电梯设备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但在大家的科学管理下,电梯设备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得到了延长,设备的综合经济效益得到一定效果提升。
如何让设备的性价比最大化?维保的最佳时机是何时?设备的每一个参数意味着什么?范蓬京认为,电梯运维和临床工作一样,都是为患者提供服务,而底线都是保障患者安全,“细节决定成败,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专业能力、预判能力、处置能力。日常工作中,亲身实践、勤于总结、积极学习、戒骄戒躁最为关键。”
医院平日人流量大,为减少对患者的影响,电梯施工一要保精确,二要抢时间。在门诊楼扶梯更新改造项目中,范蓬京反复查看施工图纸,带着同事们到现场一遍遍核对细节,与设计单位多次推敲方案。最终,设备吊装的精度达到毫米级。在扶梯安装现场,范蓬京协调土建、电气、结构、安装、起重等各专业技术人员协同作业,经过30多个小时鏖战,两部扶梯在计划时间内吊装就位。
不仅是门诊楼扶梯更新改造,范蓬京参加了几乎所有院区重大电梯项目建设任务,在各类旧梯更新改造和在用梯大修项目中,范蓬京要求自己必须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从电梯设计、设备参数选择、实施工程的方案编写、部门沟通协调、现场施工管理等环节均全程参与,无一缺席。
在医院创新氛围的感染下,范蓬京把新技术用到了电梯上。他带领团队协助完成了肾内科智慧化病房、西单院区门诊楼等区域机器人运输项目在搭乘电梯时的技术攻关,以及机器人自动搭乘电梯时与电梯控制管理系统间数据通讯规则的制定和技术参数的核对。
范蓬京每天的工作从院区电梯厅、设备间巡查开始,时不时传来紧急工作电话。作为基建动力党支部统战委员,他以主题党日活动为依托,面向全院开展电梯安全使用培训。于他而言,忙碌已是习以为常。
“现在医院电梯共有220部,加上既往更换过的,一共约300部。一部电梯的电气部件,机械部件等大小零件有上万个,不夸张地说,每一部电梯,小到每一个螺丝我都摸过。”虽然4次获得“协和优秀员工”称号并摘得“三等功”荣誉,范蓬京笑称自己只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并不为医院大部分员工所熟知,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岗位,坚持在“无我”中奉献,在“有我”中担当,在持续充实和提高个人的过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协和人。
关于我们
2024斯诺克全部赛程表
Z系列 M系列 W系列成功案例
五金配件 2024斯诺克全部赛程表图片新闻中心
2024斯诺克全部赛程表最新 行业新闻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